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,将“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”列入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。作为以重资产为主的建筑央企,如何引入金融活水,有效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,集中精力推动高质量发展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是当前提升价值创造力的重要着力点。
引入金融活水,将不流动的资产转化成可交易的证券,把闲置的实物资产激活重启,进而有效盘活债权类、实物类等存量资产,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。今年以来,为深入贯彻国务院、发改委等关于盘活存量资产的有关要求,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,集团公司聚焦中国铁建主业存量资产,持续创新金融产品,有力拓展了资产盘活新路径。
资产证券化让“重”资产变轻
12月31日,中国铁建首单持有型不动产资产证券化产品“平安证券-中国铁建第一期持有型不动产资产(ABS)支持专项计划”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,该产品发行规模达8.58亿元。这是资本控股持续创新金融产品,借助资产证券化等资本运作工具,加大对存量资产盘活力度,提升企业资产价值最大化的最新实践成果。
该产品是在精准把握国家政策导向、资产盘活策略的基础上,依托上海证券交易所持有型不动产业务创新契机,由集团公司所属铁建资产与中铁二十五局联合开展,以中铁二十五局现持有的南方铁道大厦为底层资产,对大厦物业进行价值评估后,量身定制盘活方案,通过发行证券化产品,成功吸纳多元化投资人,引入现金流,形成存量资产和新增投资的良性循环。
企业要盘活基础设施等“重”资产,把符合要求的不动产项目及其收益统统打包,全部做成标准化产品、能在交易所上市的资产支持证券,让存量资产实现了更高的流动性,有利于企业腾挪出更多的资金从事其他重要建设项目的资本性支出,从而有效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。针对债权类资产,集团公司加强与投资者沟通,针对存量资产盘活需求推出无增信发行新模式,通过筛选优质债务人、优化产品结构的方式,夯实底层资产质量。2024年发行4单无增信应收账款ABS产品,盘活资产84.56亿,发行规模达80.64亿,为成员单位提供高效、低成本融资渠道,有效降低企业运营资金占用,显著提升了市场竞争力。
云租平台让“闲置”资产“活”起来
长期以来,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业的中国铁建,持有如盾构机、架桥机等大中型施工设备和大量生产用车等“重”资产。近年来,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放缓等原因,造成大量设备处于闲置状态。如何早日唤醒“沉睡”资产,激活闲置设备资产的“重启”密码,是集团公司聚焦服务主业的又一着力点。
为让“沉睡资产”变“增收活水”,集团公司协助股份公司深入开展设备资产清查工作,对各集团原值20万元以上的设备进行了全面梳理,借助今年4月全面上线的铁建云租平台,精准收录了铁建自持的近7万台(套)设备信息,形成可视化数据,实现线上智能匹配供需。
铁建云租平台通过建立中国铁建统一的设备租赁大市场,统筹自有设备、整合社会设备,以“先调剂、后租赁、再购置”为原则,为用户提供“管、租、融、服、处、数”六项服务,促进传统施工企业对设备资产的精细化管理和轻资产运营。同时,平台围绕设备全生命周期创效,开辟了闲废设备处置板块,专注处置闲置、废旧的工程机械设备。平台于今年9月打通了与铁建锦鲤资产公司和北交所的交易链路,对于限额以内的资产,可通过平台开展线上竞价;对于超过限额的资产,平台可推送至锦鲤资产在线审批,审批后在北交所开展处置,全过程可溯,做到每单依法合规、阳光透明。
截至12月30日,该平台已覆盖1.2万余个项目部,平台上来自系统内外的设备资源已超16万台套,可有效满足各单位的设备使用需求。该平台已完成39单共计1.38亿元的大型设备调剂和197亿元的设备租赁交易,线上租赁为全系统节资超8亿元,完成1200余台套闲废设备处置,为系统内各单位处置创效5500余万元。平台在助力各单位专项处置40余台套盾构和300余辆闲废车辆的基础上,为中铁十二局、大桥局、十四局、二十四局开展4场机械设备专场处置,处置设备530+台套,平均溢价率19%;另为铁一院、铁四院和港航局开展3场车辆专场处置,处置闲废车辆近150辆,平均溢价率39%。
此外,他们还积极对接系统内各工程单位存量仓储场地资源,完成了18块共享基地的上线,有效盘活了内部资源,提高了场地利用效率。